聚焦|武汉大学生撑起共享厨房 网友自发捐款1.5万余元
7月,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一墙之隔的武汉大学医学部家属区,一间共享厨房经历数次搬家,艰难度过一周年
生日。
一年间,厨房无偿提供给病友家属做饭6000余次,不仅让长期住院的病人吃上一口家常饭,也为家属提供了一
方休憩的空间。让人很难想到的是,共享厨房的发起人和管理者,是一名不到21周岁的研一学生。
与医院一墙之隔,三餐在此“揭开锅”
7月28日下午4点,武汉大学医学部家属区,约15平方米的共享厨房很快挤满来做饭的家属。
58岁的陈业亨手里拎了一兜食材:2块钱的米粉,4块钱的小青菜,6毛钱一个的鸡蛋,还有一瓶15块钱的“牛
栏山”。见厨房正是做饭高峰期,陈业亨并不着急,索性在客厅坐下来先喝上一盅。
从去年11月老伴李冬梅查出卵巢癌开始,老两口隔三岔五就要来医院报到,每次住院少则十天半月,长则一个
多月。通过病友介绍,陈业亨很快知道了共享厨房的存在。在他看来,自己做饭既经济又卫生。更重要的是,
这方空间让他有了家的归属感。
9日近中午,共享厨房已到高峰时段,王睿(右一)在旁观察厨房状况 记者苗剑 摄
陈业亨告诉记者,老伴生病后,女儿从杭州赶来照顾。想到女儿女婿家还有两个孩子离不了人,老两口想方设
法“赶”女儿回去,但女儿担心二老在医院吃不好、睡不好,直到跟父亲到共享厨房做了两餐饭,才放心离去
。
老伴生病后,从未进过厨房的陈业亨拿起了锅铲——让老伴吃上一口热乎饭,是眼下他能为老伴做的最温暖的
事。
共享厨房背后,是一名研一学生
包括陈业亨在内,上千名病人家属在共享厨房做好一日三餐。支撑这间共享厨房运行的,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
一名尚不满21岁的研一学生。
1998年10月,王睿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,父母都是当地中学的教师,有着良好的家庭氛围。转折点发生在2003
年,王睿的父亲驾车发生车祸,事故双方均因骨盆受伤而瘫痪。更糟糕的是,作为事故责任方,王家除了自己
看病花钱,还要承担起对方的治疗费用。
巨大的压力下,王睿的父亲变得暴躁易怒,动不动就对妻儿恶语相向。王睿的母亲一度下决心离家出走,但出
门不到24小时,便因放心不下两个孩子半途折返。
2012年,14岁的王睿开始尝试做父亲的思想工作,“大家没有放弃你,妈妈也没有,关键是你自己想不想站起
来?”两个月后,父亲态度终于有所松动,同意接受康复治疗,并在一名中医师指导下自学扎针灸。2015年,
他卧床12年后奇迹般地站了起来,一家人的生活这才渐渐回到正常轨道。
“如果那个时候有人伸出援手,我们也许会更快走出困境。”王睿说,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,促使他走上了公
益之路。
就想让长期住院的病人,吃上可口的家常饭
去年,在华中科技大学动漫设计专业读大四的王睿,先后在水滴筹、小雨伞筹做志愿者,帮助经济困难的患者
发起募捐。在与病人及家属接触的过程中,他发现经济上的困难是一方面,对于长期住院的病人,想吃上一口
家常饭都是奢望。
2018年7月1日,共享厨房飘起第一缕炊烟,小雨伞筹负担了共享厨房第一年的房租,由王睿负责日常管理与维
护。当时在王睿看来,为病友提供一个遮风挡雨,可以做饭的环境即可,还想象不到日后将要面临的困难。
设施老化、消防不达标、邻里不理解,仅今年4月,共享厨房就连续搬了三次家。今年6月,王睿开始独立承担
起共享厨房运转费用,房租押一付三一次性交给房东2万多元,其中1万多元是向导师、叔叔借来。家属来这里
做饭,只需负担水、电、气、调料等厨房日常损耗,几块钱便可烹出一日三餐。
收支明细张贴公示共享厨房每月倒贴2000余元
一间厨房15平方米,平均每天接待10至20名患者家属做饭,如何保持一切井然有序?这样一间共享厨房的运行
,每月会产生多少成本?针对网友关注的话题,长江日报记者15日跟王睿细算了一笔“经济账”。
进入共享厨房的每名患者家属都要先签到 记者柯志刚 摄
15日上午10时许,正值做饭高峰期,不断有患者家属拎着食材赶来,登记姓名后进入共享厨房。从去年底开始
,病友陈会金和李菊春夫妇长居于此,义务帮王睿打理共享厨房,包括登记每一位用户的进出时间,清点厨房
用具并做好物品归类。
厨房醒目位置上张贴着“病友共享爱心厨房使用规定”,对使用时间、安全、卫生、物品归类及厨房纪律均作
出明确要求。比如,在安全方面,要求用户使用完电器及时拔掉插头、关闭插座电源,禁止在厨房内吸烟、使
用打火机;在卫生方面,要求用户做完饭清理厨具和台面,不得将剩饭、剩菜倒入水池,自行带走厨余垃圾;
在物品方面,锅碗瓢盆使用完毕需放回指定位置,食材打包后写上姓名,再放入冰箱储存。
王睿告诉长江日报记者,共享厨房是一个公共空间,安全和卫生要靠大家维护。为此,他在厨房内安装了摄像
头。如果有用完厨具不做清洁的不文明行为,他就可以调出监控录像找出当事人。如果对方不听规劝,则有可
能被拉入“黑名单”,谢绝使用共享厨房。
从去年7月1日共享厨房建立,到今年5月底王睿开始独立承担房租,近一年时间里,厨房总支出近10万元。其
中,5万元是“小雨伞”筹措的资金,其余为王睿个人积蓄。
为什么会产生这么高昂的费用?王睿说,筹建共享厨房时正值大学生毕业季,房租水涨船高,两室一厅月租达
到4200元。家用厨房不能满足多人同时做饭的需求,使用前需重新装修,也产生一笔不菲的费用。
为了尽最大可能减轻患者负担,前期厨房产生的水、电、气费用甚至食用油日常消耗,均由厨房贴补。但不久
后,王睿发现,这样的管理方式很容易产生浪费。共享厨房建立之初,仅有几名用户,竟在短短一周时间里用
掉了5壶食用油。
今年5月底,王睿开始独立承担房租。其间,由于邻里不理解,共享厨房经历数次搬家,换到了现在的五室一
厅——“相对于我们的需求来说太大了,但找到合适的房子实在不易”。据了解,这套五居室的租金是每月
6500元,王睿“押一付三”一次性交给房东2.6万元。此后,为了减少成本,他陆续将4间卧室分租出去,并开
始实行水、电、气费用由用户均摊。对于厨房的每一笔收支,王睿都做了详细记录,并张贴公示。
王睿说,共享厨房进入正常轨道后,产生的开支主要有三部分:房租除去分租后每月还有近2000元,水、电、
气费用每月1500元左右,此外还有部分厨房用具维修、更换产生的费用。每月2000至3000元即可确保共享厨房
使用。
曾是“兼职达人”,打工支撑“厨房”运转
还在上学的王睿,如何承担起共享厨房产生的费用?
2015年9月,王睿带着东挪西借来的学费和生活费入校报到。送快递、装卸货物,他陆续尝试过很多兼职。
大一下半年,王睿应聘成为一家家具店的设计师。他为一位高端买家设计的定制家具得到对方肯定,客户爽快
签下38万元订单。事成后,老板拿出2万元作为对王睿的奖励,学费问题迎刃而解。
王睿成了学校里的“兼职达人”,他不再伸手向家里要钱,还能反过来贴补家用。
很多人对共享厨房不了解,以为这是一个创业项目,背后有企业支持。王睿坦言,目前用于支付房租的每一分
钱,都靠打工挣来。但他也深知,靠一个人的力量给共享厨房输血,是不可持续的。为此,他曾想到民政部门
注册个人公益平台,通过公众募捐在各个医院广泛建起共享厨房,但因为不满足相关条件,申请未获通过。
毕业后将回父母身边,希望两年内找到接手人
眼下正值暑假,每天早起,王睿都会乘车一个多小时到共享厨房,检查燃气灶、厨具和电器是否能够正常使用
,做好物品归类并打扫卫生,登记每一位用户的进出时间。使用者做完饭,负责将锅碗瓢盆清洗干净,产生的
厨余垃圾随身带走,否则就有可能被摄像头记录下来,登上警告“小黑板”。
数百名大学生志愿者曾跟随王睿走进医院,但能够长期坚持者寥寥。王睿坦言,很多人抱着浪漫主义的想法,
对病房里真实的情况并不了解——生离死别随时在上演,长期住院的病人往往很邋遢,家属也并不总是好相处
。
未来有何打算?王睿坦言,因为家里情况特殊,他研究生毕业后打算回父母身边照顾他们,希望两年内能够找
到合适的人接替自己,将共享厨房开办下去,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这份公益事业。
“天天正能量”授予王睿万元特别奖助力共享厨房爱心“不打烊”
一间病友共享爱心厨房,承载着病友家属的希望,流动着源源不断的温暖,背后却是一个21岁大学生的坚持与
守望。王睿和共享厨房的故事经本报新媒体报道后,引起强烈社会反响。昨日,阿里巴巴“天天正能量”联合
武汉晚报,决定授予王睿正能量特别奖励,颁发一万元正能量奖金。
从厨房升起的第一缕炊烟,到一个月内三次搬家的辛酸,再到筹借房租维持的无奈,即便每一步都走的很艰难
,王睿都没有轻言放弃。“天天正能量”希望通过万元奖金支持,助力他在公益路上走得更远,也呼吁更多力
量加入,让共享厨房爱心“不打烊”。
尽管这笔奖金是奖励给王睿个人的,但他表示将悉数用于共享厨房的运转上。他计划将这笔奖金分为两部分:
病友陈会金夫妇自去年年底开始,义务帮忙打理共享厨房,王睿希望能拿出一部分作为对夫妻俩的劳动报酬;
8月底,王睿即将支付共享厨房下个季度的房租,剩余钱款将作为房租使用。
据了解,“天天正能量”是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武汉晚报在内的全国100多家主流媒体共同打造的大型公益平台
。“天天正能量”以“传播正能量、弘扬真善美”为宗旨,以媒体和互联网为依托,面向全社会寻找奖励凡人
善举,组织开展创新公益活动。截至目前,总计投入公益金5500多万元,奖励正能量人物6400余人次。
对话王睿:将这份“善”坚持下去
记者:是什么驱使你走上公益之路?
王睿:因为父亲的缘故,我对医院的环境很熟悉。如果能帮上一把,有的病人本来有活下来的机会。有的病人
正在走向死亡,但人特别好,生命最后一段时光值得被温柔对待。
记者:怎么看待共享厨房的作用?
王睿:一些病人饮食上有特殊要求,比如糖尿病患者、痛风患者,共享厨房可以满足这些特殊需求。另一方面
,共享厨房也更多地舒缓了家属的情绪,他们不敢在病人面前哭,情绪往往压抑而克制,但在这里可以无所顾
忌。
记者:怎样才能长期坚持?
王睿:没有同情心,做不了义工,但如果入戏太深,总被别人的悲喜牵着走,就无法长期坚持。做公益久了,
也会接触到人性的恶,要有判断力,保护自己不被道德绑架,才能将这份“善”坚持下去。
网友自发捐款1.5万余元公益事大家一起来分担
王睿的故事经《长江日报》报道后引起普遍关注。15日一大早,共享厨房就被媒体记者和前来拜访的热心市民
“打了围”。截至15日晚7时,王睿共收到网友自发捐款1.5万余元。
15日下午,5名小朋友在5名家长陪同下,来到共享厨房参观。5名孩子中最小的8岁,最大的10岁。活动组织者
是武汉六中教师左红梅。
左红梅说,21岁在大家眼中还是个孩子,王睿的善举让她感到很温暖,也很钦佩。她特地约上几位好友,大家
专门带孩子来“接受教育”,希望孩子们能以王睿为榜样。当日,几名孩子的家长自发捐款3000多元,用于支
持共享厨房。
左红梅向长江日报记者坦言:“看到瘦弱的王睿,我很心疼。这项沉甸甸的公益事业不该靠一个21岁的学生独
自承担。希望王睿‘身体第一’,共享厨房由大家来共同分担。”
共享厨房的故事也引发媒体普遍关注,包括武汉电视台、今日头条、澎湃新闻在内的多家新闻媒体均与王睿取
得联系。与此同时,爱心如潮水般涌来。截至15日晚7时,王睿共收到网友自发捐款15642.1元。他将所有捐款
者组成了一个微信群,将公示每一笔爱心款的使用情况,接受大家监督。
(长江日报记者武叶 王恺凝 马慧洁 实习生朱梦琪 通讯员文娜)
长江评论
共享厨房的善意
温暖生命脆弱的时光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一学生王睿的公益共享厨房,是一个温暖的故事。
这个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一墙之隔的出租小屋,只有15平方米,然而一年多的时间,病友家属却在此做饭6000
余次,这些都是无偿的,共享厨房发生的费用,都由王睿个人解决。
但凡出入过医院住院部的人,都知道病人三餐之难。要么在外点餐,要么家里来回送饭。短期倒罢了,长期住
院的病人,前者费用和营养不如人意,后者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太高。
出现在王睿的公益共享厨房里的,大都是重症病人的家属。正因为是重症病人,才会长期住院,才会对一口“
家人亲手做的饭菜”有那么强烈的需求。卧病在医院,家人的饭菜,有时是养病忌口所需,更多时候是正常生
活的烟火气,是对生活和生命的热望。越是重症病人,越能感受到生命之可贵,也越在乎这一口家人亲手做的
饭菜。有些病人甚至可能无法从医院走出来,但正如王睿自己所说,生命最后一段时光值得被温柔对待。
这样的厨房,不只是功能上的厨房,它是健康生活的气息,也是病人家属缓解重压的临时港湾。
王睿的厨房,只有15平方米,却有上千人在里面张罗过一日三餐,可见需求之大。然而,千余人,在全国2000
多万的住院病人中,又是多么微小的比例。这么多年来,病人家属要想在医院附近找一个小小的做饭空间,却
是难上加难。在南京,曾有生鲜超市提供过共享厨房,因为消防标准问题中断;在江西,有一对做街头面食的
老夫妻,15年来在一条胡同里,摆上几套锅灶,病人家属就着锅灶,在露天里做饭,遇上下雨,老夫妻就支上
几把大伞——这场景,令人温暖,却又令人心酸。
不出意料,王睿的公益共享厨房难以坚持。这一次,也许会有人伸出援手,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。共享厨房不
但有房租水电的费用问题 ,还存在消防、食品、水电气等安全问题,要让这些问题都达标,一个人的力量很
难达到。
王睿的可贵,是他心中的善意大过了利益的计较。把医院的共享厨房作为产业来看,显然不令人乐观,否则这
么多年,这么大的需求,早就催生了产业。但是,它也不能只依赖个人的爱心和善意。医院和公益单位可以站
出来。医院当有动力,方便的共享厨房,可提高医疗服务的竞争力。而公益组织,作为一种机构力量,则可整
合资源以维持,并尽量减少安全隐患。毕竟,谁会没有生病的时候呢,谁不渴望在生命脆弱的时光里,被温柔
以待呢。
(长江日报评论员 鲁珊)
来源 | 长江日报
编辑 | 魏炜
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